最近,一則這樣的新聞#女子高度近視3000度被迫摘除眼球#的消息沖上熱搜。
前不久,武漢的梁女士因3000度的超高近視,不得不摘除眼球。據醫生介紹,正常人眼軸長度在22-24毫米左右,而梁女士的眼軸因長期近視達到了35毫米,眼球像被吹爆的氣球,視網膜越來越薄,稍微一用力咳嗽或者打噴嚏就會導致視網膜脫落。眼睛度數甚至超過儀器能檢測出的最大值,只能通過眼軸推算。10年來,梁女士由于高度近視共接受了4次視網膜修復手術,最終因為手術帶來的青光眼并發癥,被迫摘除眼球。
家長不禁又為在家上網課的娃擔心,怕孩子的視力出現問題;已經近視的朋友看到這樣的新聞也開始焦慮害怕……
針對這一新聞,希小瑪采訪了我院屈光矯視中心主任鄭科醫生,想聽聽他怎么看待這個問題。
鄭科醫生首先打了個簡單的比喻:如果把眼球比作氣球,眼軸比作直徑,視網膜就相當于氣球壁,隨著眼軸增長,近視加深,此時眼球就像氣球充氣一樣,變長、變得不規則。
這時氣球壁就會變薄,一旦用力過猛,氣球膜就容易炸裂,視網膜發生脫落,就瞎了。高度近視發生視網膜脫離的幾率比正常眼要高,如果眼睛動不動出現“閃光感”就要警惕,一旦發生脫離,需要立即手術。
其次是我們不能將高度近視簡單地看作一般近視的加強版。中低度近視的增長屬于量變,到高度近視就屬于質變了。
一般來說,生理性近視度數是可以得到控制的,而病理性近視則會一直增長,新聞中梁女士大概率就是病理性近視。
病理性近視是指眼軸明顯延長,并且伴有眼底病理性改變的高度近視眼,一般近視度數在800度以上,最關鍵的是病理性近視容易帶來更多的并發癥:
1、病理性近視會導致視網膜、脈絡膜和鞏膜厚度不斷下降,結構發生紊亂。鞏膜變薄后,鞏膜纖維排列稀疏,其后極部可產生局部膨隆,形成后鞏膜葡萄腫。
2、病理性近視眼黃斑部的結構也可發生病變,其常見改變包括黃斑劈裂、脈絡膜視網膜萎縮、漆裂紋、Fuchs斑、脈絡膜新生血管等。其中近視性黃斑劈裂是病理性近視黃斑病變中最常見的改變。
所以,如果你近視度數超過800度,甚至超過1000度,在眼底檢查發現以上某些問題,并且近視度數難以控制,基本就可以判定位病理性近視。
病理性高度近視的主要危害在于并發癥:視網膜脫離、視網膜下脈絡膜新生血管、后鞏膜葡萄腫、視網膜萎縮變性/出血和裂孔、黃斑裂孔、黃斑前膜及黃斑劈裂、玻璃體混濁、白內障、青光眼等。
一般認為,超過600度就是高度近視。高度近視的患者,近視度數每增加100度,眼軸長度大概增加0.37毫米。眼軸越長,眼部肌肉及眼底的視網膜所受到的牽拉就越大,更可能出現眼肌協調異常、眼球向后擴張、視網膜變薄及萎縮變性,從而引起多種眼病。高度近視患者不宜做劇烈極限運動(例如搏擊、跳水等)和外力沖撞眼球。如發現視力突然下降視野缺損、視物扭曲變形等要及時就診。
①長時間近距離用眼,這會使眼疲勞、酸脹、干澀、視力下降,從而產生近視、干眼癥等。
②看手機、電腦時不眨眼會導致眼干、眼疲勞。
③睡前關燈躺著看手機會誘發青光眼,還易致兩眼近視的度數不一樣。
④亂用眼藥水。
⑤邊走路邊玩手機。
⑥暴力揉眼睛。
⑦戴隱形眼鏡超過8小時/天。
⑧眼妝卸得不徹底。
⑨晴天出門眼睛不做防曬。
最后,醫生建議大家定期到醫院做眼底檢查。愛眼護眼,拒絕致盲,從我,從現在開始~